回复 23# 的帖子
一起学习,我也是刚刚入门36_2_35 原帖由 大河奔流 于 2008-5-18 14:38 发表 http://www.lurefans.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东北名牌——黑又亮p27b
大家都来擦皮鞋、擦皮鞋、擦皮鞋…
你说亮不亮…
36_2_48 36_2_49 嘿嘿,阿斯,有学习就得有进步嘛36_2_33 请教改装雷蛙有图片看吗,
我想改
谢谢 原帖由 广州-肥仔 于 2008-5-18 23:14 发表 http://www.lurefans.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请教改装雷蛙有图片看吗,
我想改
谢谢
暂时没有拍过照片,不过我在培培那个贴里面说得已经很详细了,如果你手头有国产雷蛙,把它扔水里看看它的状态,再对照我说的内容,把蛙拆开研究一下就明白了,并不难的。 怎么这么黑。36_2_33 36_2_33 :36_2_5F25 关于右侧黑水区的黑鱼为什么这么黑的问题,为什么同一个水库中黑鱼的体色存在那么大的差异的问题,我简单分析一下,不一定准确,参考参考吧。
这是个很有趣的自然现象。在同一个供生产、生活用水的水质优良的水库中,存在2种水色,也孕育了同鱼种的2种不同体色来。
水库的是通过1条渠道引的江水,江水进入水库后,携带的沙子沉淀了,水库的水的颜色是很正常很清的,因为用水的需要,水库是一边进水一边出水,不停地置换中。在这边钓到的鱼,体色正常,看起来也很干净很健康。
而水库的浅水区生长着茂密的芦苇和蒲草,其中的某个区域,蒲草和芦苇重重叠叠,像一道又一道天然的屏障,把那块区域包围起来,那个区域内的水,便相对形成了“止水”,极少有跟大库中的水共同置换的机会,一年又一年,浸泡着芦苇和蒲草的草根的“止水”,颜色就像茶水一样了,而常年生活在这个区域内的鱼的体色,也会比同一个水体内的同类们,深上许多了。这可以解释为有颜色的水有一定的染色作用或者鱼为了适应环境的需要而改变了体色吧。通常我们当地钓鱼人,把这个水库的这片水称为“黑水”,水色虽深但同样是清澈透明的,不刮风下雨,能见度可以达到1米。大庆这边的一些湿地环境,也都是这样,我进过杜蒙县境内的当萘湿地,水色稍比这里浅,能见度超过2米,水底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很漂亮。
[ 本帖最后由 胡搞瞎搞 于 2008-5-19 11:58 编辑 ] 真是够黑够暴力。
亚马逊河的某些区域也和胡版大说的一样,长期浸泡的植物把河水染成深茶色,加上反射,看起来就是黑色。的。